客服热线:400-8866-233
防伪查询
扫码关注公众号
点击"防伪追溯"
  1. 首页
  2. 育儿知识
  3. 孩子走路早晚,跟“智商”真没多大关系

孩子走路早晚,跟“智商”真没多大关系

2019-08-07

前些天在小区里散步时,听到一个阿姨非常骄傲地说:我孙子才九个月大就已经学会走路了,这么聪明,长大肯定了不得。紧接着,周围的人算是聊开了,有的炫耀自家孩子走路早;有的则满脸羡慕,说自家孩子都一岁多了,站还站不住更不要说走路了。


传统看法都认为学会走路的时间早晚跟智商有关。但,孩子走路早晚,真的暗示了“智商”高低吗?


独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特征,因此,独走也是判断宝宝大动作发育最重要的里程碑。独走需要宝宝的大脑和躯干、四肢、眼睛等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,代表宝宝成长过程中学会的更高级别的能力,也为宝宝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迈出了一大步。很多家长会讨论孩子会走路的月龄,这也足以说明独走作为宝宝大动作发育的里程碑是多么重要。


01家长们的攀比心理,助长了这些“误解”


听到这些,觉得人真的好难,从出生开始就被列在各种比较之中。比身高、比智力、比长相,比上的才艺培训班……有趣的是,不论比较什么,最后总会被家长统一归为自家孩子的智商高。


可真相是,以上这些没有一丝一毫关联,而且决定走路早晚的主要因素,也和智商没什么联系,宝妈们可别被忽悠了。


宝宝屁股.jpg


02 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早晚,受以下因素的影响


01 性格

孩子们都有不同性格,有些活泼好动、总是喜欢表现自己,只要父母稍一辅助,他们就会顺势学着站起来走路,这类小孩一般学会走路都比较早。


另一种内向且胆小性格的孩子,可能因为害羞或害怕站不稳摔倒,才一直不敢尝试走路,学会的时间自然就晚些。


02 协调能力

人在行走的过程中,需要腿、脚和手臂相互协调,有些孩子由于体质原因,身体协调能力发育较差或较晚,走路的时间自然也会往后推迟。


相对来说,协调性越好的孩子学会走路越早,但这与智商并不存在直接联系。


03 腿部的肌肉力量

孩子虽然长得小,可腿部也是有肌肉的,只有当它发育到一定程度时,才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孩子直立行走。


一些孩子身体发育较早,他们的四肢协调且有力,很早就可以走路;剩下的孩子腿部力量较差,只能更多采用爬的方式。


爸爸宝宝.jpg


但是,家长并不需要过分心急,不要认为别人家同龄的孩子都会走了,自家孩子却还在爬是件坏事。事实上,宝宝在爬行过程中有助于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腿部肌肉。


03 宝宝何时学会走路属于正常情况?

一般情况下,宝宝在1岁左右开始会独立行走,只是走得还不稳,15 个月就能走得好了。早些的宝宝可以在10个月独走,最晚一般不超过15 个月。


正常时间范围的情况下,孩子学会走路的早晚并无区别。很多家长认为走路早是因为孩子聪明,就开始“拔苗助长”,进行人为干预。需知,这是绝对不可取的!

若家长过于心急,不但不会利于孩子学习走路,甚至还会伤害到孩子的骨关节,可能造成“O形腿”的情况。


妈妈宝宝学步.jpg


04 锻炼孩子腿部肌肉和肢体协调能力的小技巧


家长若能适当带孩子进行一些锻炼肌肉和协调力的小游戏或动作,也能让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更轻松一点。


“坐小船”

家长躺在地上,双腿弯曲,让宝宝躺在腿上,然后前后、上下摇晃腿,可强健宝宝的肌肉。配上宝宝喜欢的音乐,还能同时锻炼听力。


“踢皮球”

家长用双手托着宝宝的腋下,移动宝宝的身体去踢小皮球,可锻炼腿、腹部肌肉,还可加强协调能力。


新海报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