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400-8866-233
防伪查询
扫码关注公众号
点击"防伪追溯"
  1. 首页
  2. 育儿知识
  3. 老人带娃常说的5句话,不是哄娃而是毁娃,可别再说了!

老人带娃常说的5句话,不是哄娃而是毁娃,可别再说了!

2018-08-31

不少年轻父母夫妻俩平常忙于工作,孩子只能托给老人照顾。

可是老人惯常哄孩子的口头禅,虽然暂时起到了作用,但在潜移默化中却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。

特别是下面这5句话,一定要记得提醒老人少跟孩子说。 

老人1.jpg

你再这样子就不喜欢你了”



【案例】

豆豆想要玩哥哥手里的玩具,可哥哥不给,豆豆就发脾气大哭起来。爷爷走过去调节,让哥哥把玩具给豆豆玩会儿,可哥哥还是不愿意。

这时候,豆豆哭得更凶了。爷爷使出了各种方法,都哄不好,就改变策略,跟豆豆说:“不许哭,再哭,爷爷就不喜欢你了。” (威胁,撤离对孩子的爱)

没想到,这句话让豆豆哭得更伤心了,爷爷没办法,就又说:“你不哭,爷爷就给你买……”(利诱,不哭就买东西)


【分析】

小孩子总是对一切充满了好奇,什么都想自己芸试,可是老人一旦发现自己约束不了孩子的行为后,总是喜欢以威胁的方式来迫使孩子听话。

你再这样子,奶奶/爷爷就不喜欢你了,吓曉孩子,得到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听话,牺牲的却是孩子对照顾者的信任与依赖。

老人随口的一句不喜欢你了,孩子却很容易当真,他会认为自己随时可能被抛弃,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敏感、内向的性格。 

老人2.jpg

“不许哭”


【案例】


① 程程奶奶见不得孩子哭,孩子一哭就觉得心烦气躁,就跟程程说:“别哭了!真是个爱哭鬼,烦人死了。” (直接表达自己对孩子哭闹的厌恶)

 

② 皮皮5岁了,有时候磕碰受伤了会哭一下,尤其是妈妈在身边的时候。这时候,奶奶就说:“男子汉不许哭!爱哭的男孩子羞羞脸。”

 

【分析】


哭,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有力语言。只有一直哭却总得不到回应的、绝望了的孩子才不会哭。

 

孩子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,来释放自己的伤心、难过、委屈、愤怒等情绪。而一个不被允许哭的孩子,情绪是受到压抑的。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,自然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

【妈妈怎么做】


告诉老人,想养出一个情商高、善于表达、敢于争取的小孩,第一步,就得允许他有哭的自由——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哭,男孩子也是。

 

当孩子哭泣,大人做最好的做法是:抱着孩子,或者陪在孩子身边,接纳并说出孩子的情绪,而不要试图去制止。

 

我们可以跟孩子说:“妈妈(奶奶)知道,你现在很伤心(生气、委屈、难过、愤怒),你想要……”

 

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,再跟他讲道理,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。

 

这套方法,老人也许不容易学会,那妈妈就多言传身教。当孩子哭闹的时候,至少妈妈可以无条件接纳他的情绪。对孩子来说,这个非常重要。

老人3.jpg

“你再不听话,我就揍你”


案例】


齐齐的爷爷是个急性子,只要齐齐不听话,他就扬起手,着急上火地说:“你再不给我老实点,我就揍你了。”“你再不听话,我就要动手了。”

 

但是,他从来都只是吓唬他,并没有真的打过齐齐。齐齐小时候还有些害怕,可长大一点就知道,爷爷舍不得打。所以,当爷爷这么说时,他也故意挑衅说:“好啊,来打我啊。”

 

而且,他也学到了爷爷这招,在和其它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,经常抢别人玩具,并用这样的话去吓唬别人。

 

【分析】


老人带孩子,如果孩子不听话,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吓唬。

 

然而,这种虚张声势的吓唬也许当时有点震慑作用,但对孩子长期的负面作用更大。

 

它让孩子明白:大人的那些话是没有意义的,你是不会打我的;你打不打我,都没有关系,我也不怕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他还学会了一个与人交往的坏方式,就是谁要是不听我的话,我也可以打谁。

 

【妈妈怎么做】


开个家庭会议,和老人一起商量,给孩子建立好规则,然后所有家人都按照规则办事。

 

规则可以具体详尽一点,比如有些情况,孩子只是想要探索,就不要管太多;而有些原则性的问题,就一定要按照规则办。

 

规则里的惩罚方式,最好是自然后果,而不是打骂和吓唬。

 

比如孩子喜欢吃饭时边吃边玩,那么我们就严格规定好吃饭时间,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吃完,也要收碗;而且,如果饭没吃完,那么到下一顿正餐之间,没有零食可以吃。


实践几次之后,孩子就能品尝到边吃边玩、吃不完饭的后果了。

老人4.jpg

“别的小朋友都会了,就你还不会”


【案例】

 

这个夏天,奶奶想给2岁的囡囡把纸尿裤戒掉,并教她自己如厕。可是囡囡就是不配合,她不愿意坐马桶,每次一坐下,就说没有,着急要站起来。可一穿上训练短裤,就尿尿或拉㞎㞎了。

 

为此,奶奶没少骂囡囡。她还经常跟囡囡说:“咪西、帅帅他们都会自己坐马桶了,就你还不会。你怎么这么笨?”

 

但是,奶奶的话对囡囡一点作用都没有,她每天还是照样不愿意坐马桶。

 

【分析】

 

 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中国孩子的公敌,我们这一代就是在这种声音中长大的。

 

老人想通过跟别人比,来激励孩子变得更好,然而往往事与愿违,更多的孩子反而在这样的对比中,丧失了自信。

 

【妈妈怎么做】

 

告诉老人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,有些人快一点,有些人慢一点,这些都没有关系,不要太着急,更不要去贬低他。

 

因为孩子在受到鼓励的时候,会更愿意去尝试和改变;而在被指责的时候,往往倾向于抗拒成长。

 

并且,妈妈自己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,多学习育儿知识,了解更多的方法,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
 

比如,给孩子一个更舒适的儿童马桶,或者在他坐马桶的时候,陪在他身边,给他讲故事,或者给孩子一个专属的如厕玩具;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,及时夸奖他,让他知道,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他可以做得很好。


老人5.jpg

“妈妈不要你了,奶奶陪你玩”


【案例】

 

圆圆妈妈因为上班时间早,家离单位远,所以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出门了。出门时,圆圆还没有醒,妈妈也就没有叫醒他。

 

然而,圆圆每天醒来,看到妈妈不在身边,就会哭一阵。这时候,奶奶就跟他说:“妈妈不要你了,奶奶陪你玩啊。来来,奶奶给你一个好吃的果果……”

 

有时候,圆圆玩着玩着,就会突然伤心起来,眼眶湿润地说:“妈妈不见了。”

 

而且每天晚上,妈妈下班回到家后,圆圆就特别黏她,甚至一个晚上要醒五六次,只为了吃妈妈的奶。

 

【分析】

 

“妈妈不要你了……”很多老人都喜欢说这句话,有时候他们只是想要逗孩子玩,却不知这句话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伤害。

 

圆圆是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。本来,妈妈早上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离开,已经让他很焦虑了,可奶奶却补刀说“妈妈不要你了,奶奶陪你玩”,这就更加破坏了他的安全感。

 

所以,只要妈妈在他身边的时候,他就要非常黏妈妈,因为他怕妈妈再次离开;他一晚上吃五六次奶,也只是为了确认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,妈妈一直爱他。

 

【妈妈怎么做】

 

告诉老人,这样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。

 

并且在和孩子分离时,尽量建立一个分离仪式,比如,亲亲孩子的脸蛋,跟孩子挥手拜拜,告诉他:“妈妈上班去了,晚上下班回家,就又可以陪宝宝玩了。”

 

如果出门早,没机会做分离仪式,那就要老人配合,告诉孩子妈妈上班的事实真相,千万不能说“妈妈不要你了”。

 

如果老人觉得这句话没什么不好,坚持要这么说,那么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:“奶奶是逗宝宝玩的,妈妈最爱宝宝了,妈妈只是上班的时候早,走的时候不忍心吵醒宝宝……你看,妈妈不是每天下班后就准时回家陪宝宝吗?”

 

作为父母,即使我们工作再忙,但也千万不能完全依赖老人照顾小孩,纵然隔代亲,隔代疼,但有些伤害却是老人意识不到的,我们作为父母必须及时与老人沟通并予以纠正,要不然伤害的只会是孩子。 

作为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我们不能过多的依赖老人,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多陪伴孩子,多理解孩子,更多的赞美与肯定孩子,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,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。